中安佳驿:智能停车 让城市与自然和解
关键词:关键词:智能停车
智慧城市建设以突破城市发展瓶颈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从构建智能化的基础设施切入,统筹规划,逐步落实。其中智慧交通已被认为是解决城市交通拥堵、进而建设综合交通运输体系,
智慧城市建设以突破城市发展瓶颈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从构建智能化的基础设施切入,统筹规划,逐步落实。其中智慧交通已被认为是解决城市交通拥堵、进而建设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实现交通运输基础设施智能化和促进交通运输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突破口。
城市与自然的和解 从一个下沉式停车场开始
在智慧城市的环环相扣中,公共泊车是其中不可或缺的一环。中国工程院院士潘云鹤曾经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中国式智慧城市,简单地说,是要实现城市的“妙发展”,它至少包括5个方面:智能交通,产业升级,配套信息基础服务设施,智能化城市管理与服务,以及建立在这些运用上带来的市民素质的提升。而在智能交通中,公共停车是非常考验城市规划和管理水平的一道必考题。
在智慧城市生态中 停车场综合体崛起
停车难,是当下“城市病”中最突出的症状之一。为解决泊位压力,2014年底,杭州试水首个公共停车场地块出让。这个文晖大桥东侧的地块最终被上海一家公司拍下。今年,杭州又陆续推出下沙、庆春广场西、三墩、大关、九堡等5宗公共停车场地块。6月将推出的地块中,翠苑单元也规划了社会停车场部分。
跟从前那种在一片空水泥地上规划泊位的传统停车场不同,在智慧城市体系中,公共停车场不再拘泥于二维平面,从节约占地空间的角度出发,它可以上天入地,玩出很多脑洞。
比如前两年很火的德国沃尔夫斯堡全自动停车塔,20层楼高的透明玻璃圆塔中,通过SWIFT机器人搬运汽车,汽车如模型玩具般整齐停放在塔中。
这种立体式停车塔,适合体量不大的地块。据悉,文晖大桥东侧停车场会是类似的停车塔,规划了7层约240个泊位,预计将在今年10月投入使用。
而对于占地面积大的公共停车场地块来说,除了集约化之外,更需要考量的是共享思维,即如何让更多的人能享受到这一地块上所能提供的多样性服务。
在这方面,可建面积达3.1万m2的西湖区三墩芦荡公园地下停车场,或许会是这样的实验者——打造一个地面是公园、地下是停车场、包含商业业态的下沉式停车场综合体。在这里停车,如置身花园,满目郁郁葱葱,鸟语花香。这里不仅是一个停车场,更是“蝴蝶谷”、运动场、宠物乐园、美食中心。
智能停车为“堵城”减压 路边3D屏显示实时泊位数
在由英国瞻博研究发起的评选中,新加坡击败巴塞罗那、伦敦、旧金山等,摘得“2016年全球最智慧城市”桂冠。在智能停车方面,新加坡就提供了很好的借鉴经验。
美国有研究显示,在高峰时段的道路上,可能有高达30%的车辆其实是在兜圈子寻找停车位,如果能获取有效的实时车位信息,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减少道路拥堵。这一点,生活在杭州这个“堵城”的车主们感同身受。那么,新加坡是怎么做的呢?
早在2008年,新加坡就在市中心区域如乌节路两旁设置大型电子显示屏,列出附近的停车场位置及实时可供泊位数目,以方便车主决定停车地点。车主也可以通过手机查看实时停车场数据。
而杭州的很多停车场,虽然也会竖个牌子告诉你还有几个停车位,但通常需要车主开到停车场入口才能看到这个信息,而这时如果显示实时剩余车位数为0,车主只好一边路怒一边掉头,万一遇到单行道,那非得堵上十几分钟不可。
在西湖区芦荡公园停车场综合体,今后将会在地面公园的东西两侧临马路的地方竖立醒目的3D灯光标牌,除了标识出公园各游乐区块,也会显示地下车库实时可供泊位数,让附近的司机能够一目了然,方便他们安排行程。
智能停车更注重人性化 女性专用停车场
一位著名建筑师说过:去人性化是建筑最大的梦魇。在芦荡公园下沉式停车综合体里,人性化的管理,从停车场的布局和停车位的划分即可见端倪——地下一层,规划的是200多个女性/儿童专用停车位,以及下沉式庭院和商业店面。地下二层则是大众停车位和残疾人专用车位。
女性专用停车位近年来在国际上开始流行。考虑到女司机们的车技较不稳定,尤其在倒车方面存在明显短板,女性专用停车位通常以粉红色标注,它的宽度比普通停车位要宽一些,这样即使技术不够娴熟的女司机,也可以相对轻松省时地倒车入库。
尽管女性专用车位的设置会对整个停车场的车位资源分配有一定影响,但在一个文明程度较高的城市,对女性的尊重,对老人和儿童的爱护,对残障人士的照顾,都会在这些细节上一一呈现。
北京中安佳驿停车管理有限公司是经北京市工商管理局、北京市市政管理委员会批准成立的一家专业性停车管理公司。公司成立以来,以全新的停车管理理念和管理方式,加之先进的技术集成,全面进入北京停车管理服务领域。